水斑(水印)
漆面上出現污染或變色的斑點痕跡像小水塘,有時侵蝕到油漆表面。
(1) 誘因:水滴落在尚未干燥的油漆表面上蒸發,雨水或水滴濺落在過厚的拋光蠟膜上;有水滴、樹脂、汽油、水泥粉塵等物長時間存留于漆面上。
(2) 糾正措施:漆面干燥前,應保護漆面不受雨、露或水侵襲;如果漆面上有任何異物或水珠,則立即予以清除;注意不要添加過多的緩凝劑。
(3) 處理方法:如果水斑或污跡較輕,則用砂紙蘸研磨劑予以清除;如果癥狀嚴重,則用水砂紙打磨表面,然后補涂。
起泡
起泡癥狀是由存留于漆膜內的濕氣受熱后將漆膜漲起而造成的
(1) 原因:面漆層涂裝前,沒有將待噴漆表面上的油脂、硅、蠟、汗液、指紋等或者因濕打磨后清洗不徹底而殘留的打磨粉塵清理干凈;噴漆中混入了油或濕氣;使用了不良溶解性的稀釋劑。
(2) 糾正措施:因濕打磨后應盡可能避免自然干燥,而采用強制干燥(原子灰);檢查空氣壓縮機和調壓器是否有油和水;涂裝前,應注意不要在漆膜上留下汗液和指紋;使用具有良好溶解性的稀釋劑。
(3) 處理方法:如果癥狀嚴重,則將漆層清除至底漆層或金屬表面,然后補噴;如果癥狀較輕,則通過打磨,清除氣泡,然后補噴。
附著不良、剝離
漆層剝離、鋼板、塑料零件過底漆層的現象
(1)原因:基材的表面除油或打底(如保險杠、鋁合金等)不正確。舊漆膜或漆面打磨不良;底漆層與漆面層之間或舊漆膜與面漆層間的漆層附著力差
(2)糾正措施:針對基材,采用適合的表面處理或打底;正確打磨舊漆膜;噴涂前,對待涂漆表面進行脫脂并徹底清理干凈。
(3)、處理方法:徹底打磨除去剝離的漆皮,并補漆。
變色、發黃
漆面局部或整體變色或褪色;漆膜發黃(這種現象發生于白色或銀色金屬色中);因紫外線作用而使樹脂發黃(發黃多發生于硝基纖維素基的油漆中),如硝基清漆和硝基改性丙烯酸漆
(1)原因:使用了耐候性不佳的顏料;太強的紫外線影響;選擇油漆不當;選擇固化劑不當;添加固化劑太多。
(2)糾正措施:采用具有良好耐候性的顏料(原色的特性在色卡上給出)
(3)處理方法:如果癥狀較輕,則用研磨劑打磨問題部位;如果癥狀嚴重,則重涂。
粉化
漆面中的樹脂在光、熱、水等的作用下發生風化,導致表面出現暴露的顏料粉末,由此使漆面失去光澤。
(1) 誘因:使用了耐候性不良的油漆;雙組分油漆的固化劑配比不正確。
(2) 糾正措施:使用具有良好耐候性的油漆;以正確的配比摻入硬化劑。
(3) 處理方法:打磨粉化的漆面,然后重噴。
龜裂
暴露于溫度、光、水或因溶劑無法耐受熱量或冷卻作用,導致漆膜硬化、變脆并發生龜裂。
(1) 誘因:在開裂的漆膜上噴涂新漆層;漆膜過厚;雙組分油漆的硬化劑配比不正確;使用了不正確的稀釋劑。
(2) 糾正措施:檢查舊漆膜,如果出現龜裂,則予以清除;對底漆層進行干燥;涂裝前,充分攪拌油漆;打磨舊漆膜,如果漆膜過厚,則減小厚度;按規定配比,減加固化劑。
(3) 處理方法:清除開裂的漆膜,然后重新噴涂。
失光
漆層很短時間內即失去光澤,失光可因底漆層的吸附作用或干燥不充分時的拋光而造成。
(1)誘因:混入了不相容的其他品牌漆;過渡的底漆層吸附作用,或者漆膜干燥時間不充分;使用的油漆過期;稀釋劑用量過多,致使面漆膜太薄;溫度過高;未充分干燥時,即使用研磨劑打磨漆面。
(2)糾正措施:選用與底漆相配的漆型;底漆層干燥后,再進行打磨,然后再涂面漆;按照涂料生產商的相關說明選用稀釋劑,同時應考慮到溫度和濕度因素;避免慘入不同品牌的漆;待漆面充分硬化后,在用研磨劑打磨。
(3)處理方法:在用研磨劑打磨前,使漆膜充分干燥;如果癥狀嚴重,則輕輕濕打磨漆膜。